1204014安南空汙傷眼.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灣地區連日來空氣品質指標達紅害等級,其中台南站空氣品質指標顯示,PM2.5汙染最嚴重,代表對所有族群不健康。除了過敏族群不適外,眼科門診亦有不少乾眼症患者就醫,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醫師薛維禎指出,實驗證實,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對於乾眼症患者之傷害更甚,呼籲民眾留心環保機關發佈之空污指標,並在「不健康」指標發佈時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必要時配戴護目鏡及口罩防護,減輕空汙對健康之傷害。

薛維禎說,乾眼症是個多因子的發炎性眼病,可能和本身體體質-例如修格蓮氏症、高齡、腦血管病變、眼週嚴重發炎或外傷、或是營養缺乏、配戴隱形眼鏡、工作場合風大且乾或是高溫或是生活環境中的懸浮微粒-例如PM2.5!所以乾眼症算是眼疾中常見,卻又難以完全根治的毛病。

乾眼症是個惱人的眼病!在每個人身上出現的症狀不一而足:可能有視力模糊、乾澀異物感、眼睛紅或容易出現血輪眼、癢、熱、漲、痛、視覺疲勞、或是一整個情緒不佳,影響到工作能力或是心情!

薛維禎指出,今年發表在國際知名眼科期刊-角膜上的一篇動物研究:以二氧化鈦小分子模擬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對實驗老鼠眼睛表面進行刺激;再測量角膜的混濁程度、淚液的分泌量和發炎因子的多寡。實驗結果顯示:乾眼症組別比沒有乾眼的組別角膜來得混濁,且發炎因子來得多;如果再加上TiO2懸浮微粒的話,乾眼的程度會更加嚴重!在空污嚴重或甚至發佈空污警報時刻儘量避免戶外活動時間、必要時配戴口罩保護、生活作息規律、飲食營養均衡攝取;有明顯眼部不適時,優先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診斷及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