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017老翁馬賽克版.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南市一名領有中低收入補助的80歲張姓老翁,也是慈濟基金會照顧案家,但一年多前,主動提出中低收入戶補助足以支付生活開銷,希望將生活補助金轉讓更需要的人,同時手心翻轉向下,每月存一只竹筒,捐給慈濟基金會幫助其他弱勢家庭。

張姓老翁說,母親是二姨太,父親是珠寶商,在台南市區擁有許多土地,戰爭導致家道中落,他16歲開始做油漆工養活自己,因為工作關係,認識大三歲的妻子,兩人在他32歲那年結婚生子,省吃儉用在永康地區買了一棟兩樓透天厝。

11年前,從事五金生意的兒子經商失敗,因此抑鬱而終。痛失愛子,向銀行抵押貸款的房子又遭查封法拍,當年成家立業的房子沒了,他跟妻子黯然搬到安南區租屋。年過六十為了填飽肚皮,老翁重操油漆工,卻走不出喪子之痛而中風,妻子為了照顧丈夫,無法外出工作,經濟陷入困境,鄰居向慈濟通報,經評估後每月給予生活補助津貼,另協助申請中低收入戶補助。

長期關懷陪伴兩老的慈濟志工蕭淑英表示,張姓老翁起初因中風生活需人打理,加上無法接受兒子往生,總是滿臉憂愁哭泣,她只好和老翁妻子鼓勵他唸佛號,慢慢地,老翁轉念釋懷,加上復健後能行走,臉上開始有笑容。

前兩年,老翁妻子跌倒傷及腰椎,就此臥病在床,老翁細心照料不離不棄的妻子。由於中低補助申請通過一人每月7200元,加上其他單位週間送餐服務,社會局全額補助居家照顧,老翁向志工表示,希望將慈濟每月生活補助讓給更需要的人。

「我常跟阿伯說一善破千災,要積福。」去年2月,張姓老翁主動向志工要求要捐竹筒歲月,他每天清晨外出買一顆12元菜包,找回的3元零錢則存入竹筒,路邊撿到的銅板,也都存進竹筒,幫遺失零錢的主人行善,一個月存滿一竹筒,聯繫志工協助捐獻。

七月底,結縭近五十年的老伴在睡夢中離開人間,老翁傷痛至極,向蕭淑英表示捐出妻子使用的電動床,也希望搬離傷心地,慈濟志工協助處理後事,並依照老翁心意,為其另覓租屋處。慈濟基金會表示,張姓老翁因志工定期居家關懷,逐漸走出喪妻之痛,每月依舊捐竹筒做公益,生活雖清貧,內心卻歡喜富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