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022南藝大修復影像工作坊.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家庭電影保存工作坊」首度移師宜蘭,日前於宜蘭縣史館舉辦開課,帶領當地鄉親修復影帶,參與學員除了宜蘭的噶瑪蘭族人,也有花蓮太巴塱的阿美族人,年齡跨距從8歲到91歲,修復了民國84年的傳統祭典影像紀錄、耆老歌謠傳唱等珍貴影像。南藝大紀錄所助理教授吳永毅表示,影帶這個媒材的壽命將盡,呼籲民眾不要隨意丟棄家中的錄影帶,趕緊搶救還有機會數位化。

    噶瑪蘭族(Kebalan)傳統生活領域於蘭陽平原上,因歷代殖民政權侵擾,多數族人被迫離開世居地宜蘭,移居花蓮建立加禮宛社,1878年加禮宛戰役爆發,噶瑪蘭族人只得再次竄逃,隱沒身分。1980年代末期,噶瑪蘭族人推動正名運動,經過多年努力,2002年行政院認定噶瑪蘭族為臺灣原住民族第11族,族人持續致力於文化復振與保存工作,無論語言、祭儀、工藝等等皆有相當成果,尤以花蓮新社部落香蕉絲編織聞名,並於今年 ( 2019 ) 七月獲花蓮縣文化局頒發文化薪傳獎。

然而蘭陽平原上仍有一群噶瑪蘭族人並未離開家鄉,一般被外界認為漢化消失,當噶瑪蘭族認定之時,宜蘭的噶瑪蘭族人卻成了無法取得原住民身分的孤兒,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族人,不畏艱難與質疑,重新學習古調與祭儀,今年(2019)7月,恢復中斷近90年的海祭與豐年祭,與花蓮噶瑪蘭族人們牽起雙手,大聲宣稱「我們一直都在」。

1129021南藝大修復影像父子學員.jpg

    記憶不會中斷與遺忘,南藝大紀錄所的「家庭錄影帶工作坊」首度移師宜蘭,為期兩天的「尋回噶瑪蘭的記憶-影像修復工作坊」,課程帶領學員認識影像媒材、講解保存典藏知識體系,並修復了噶瑪蘭族影像文史工作者楊功明先生提供的錄影帶數十捲。學員自己動手DIY,讓塵封記憶已久的影像再次轉動,播映出民國82年宜蘭噶瑪蘭族人到花蓮新社尋親、舊社考古田調、喪禮、介壽路改名凱達格蘭大道時的新聞報導、僅存的耆老歌謠傳唱等等,挖掘出不為人知的影像文化資產,並透過回憶、敘述,建構在地無形文化資產。

    本次活動邀請楊功明先生及同為噶瑪蘭族裔的潘朝成(Bauki Angaw )老師共同與談,楊功明先生乃噶瑪蘭族文化復振之父偕萬來長老的女婿,收藏有大量自九○年代以來,以地方角度紀錄的噶瑪蘭族影像,目前亦協助宜蘭縣史館從事噶瑪蘭族耆老訪談工作;潘朝成(Bauki Angaw )老師則是多年投入噶瑪蘭族文化復振,現於慈濟大學傳播學系任教。

    除了宜蘭在地的噶瑪蘭族人,此次工作坊也有花蓮太巴塱的阿美族人參與,修復了民國84年時的傳統祭典影像,看到畫面中的長輩們與現今儀式不同的穿著與歌謠,讓學員直說想帶回去部落播放。透過兩位老師的引導及學員的分享,從部落的角度與脈絡融入影像的視角,讓參與的學員能更加認識家鄉與族群的文化歷史與故事。

    「家庭錄影帶工作坊」最早於2013年由南藝大紀錄所井迎瑞教授所發起,鼓勵民眾從日常生活做起,透過影像的保存及維護來累積在地記憶,搶救面臨丟棄命運的錄影帶,為此多年來持續巡迴全台各地,前進各鄉鎮社區,舉辦了逾三十場的工作坊,進行影像保存推廣及數位化服務。今年先後於花蓮慈濟大學、台東知本卡大地布部落、台南河東國小六溪分校等地開課,獲得參與學員好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