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癌症,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及死亡的前10名。每年約有1,500名子宮頸癌的新個案,並約有650名女性因此疾病死亡。絕大多數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所導致,且超過70%由高危險的HPV第16、18型所引起。發生性行為的年齡越早或性伴侶越多都可能增加感染HPV的機會,發生子宮頸癌的機率也就相對提高。
衛福部新營醫院藥劑科林家安主任說明,目前有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可供施打,HPV疫苗為不活化疫苗,可誘發人體免疫反應產生抗體,預防7成子宮頸癌發生。國內目前核准的3種HPV疫苗,不論施打哪1種疫苗,皆可預防最重要的第16型及第18型引起的子宮頸癌,保護力約10年,可說是預防子宮頸癌重要的一大利器。
林家安主任表示,施打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有暈針、發燒、頭痛、噁心、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紅斑、搔癢,建議接種後應觀察30分鐘再離開。雖然接種疫苗後可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機率,但預防勝於治療,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要降低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要注意三道防線:安全性行為、接種HPV疫苗、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三道防護完整保護,子宮頸癌不上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