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總面積將近十二公頃的南山公墓,是台南市最大的墓葬區,擁有為數眾多的明清古墓群,由於地處市區精華地帶,開發與保留意見長期爭執不下,市府即將在九月份針對該區域進行文資審議,市議員周麗津28日質詢時,提醒市長黃偉哲,可以思考朝現代化、立體化、公園化方向,打造專屬於台南的文化殯葬特區,兼顧地方發展與歷史記憶。
周麗津指出,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而死亡在華人社會,長期以來被視為禁忌的話題,因此相對避諱談論,但這段時間來,經由文史團體的爬梳,讓人了解,墓葬文化也反應了各個時代特殊的風俗習慣,甚至有人將南山公墓比喻成墓葬文化的博物館。
周麗津表示,在地方發展需求下,南山公墓周邊開發也勢在必行,並舉首爾陵園採地景公園式設計跟自然地形很和諧的火葬場,採用「非直立」的建築形式,內部以大量的落地窗設計採光充足,環境優美莊嚴、設施現代化、人性化使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減緩了火葬場的嚴肅及嫌惡感,可以做為台南未來殯葬專區規劃借鏡。
市長黃偉哲表示,對於南山公墓的發展,他的立場跟居民方向一致,但部份人有不同想法,未來要化解歧見,降低衝擊,同時也讓嫌惡設施轉變成觀光景點,提供給居民跟觀光客好的服務,這一點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民政局長姜淋煌表示,南山公墓跟台灣歷史幾乎同時發展,目前由文化局辦理文史工作評估中,民政局的立場是對地方發展,以及對往生者的尊重要兼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