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028藝師藝有.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為發展藝才班特色課程,並呼應新課綱精神,台南市延聘在地文化工作者或傳統藝師到校進行教學課程或活動,傳承藝術專業領域知識技能,教育局表示,南市目前有24所學校設有藝才班,將持續推動「藝師藝有」計畫,讓學生能以專案及跨領域方式學習傳統藝術,培養藝才班學生美學創思力,以具備藝術專業發展能力。

  黃偉哲市長表示,台南藝術文化根基豐厚,學校推動藝術教育不遺餘力,藝才班學校推展「藝師藝有」計畫,媒合傳統藝師與學校資源,藉由傳統藝師傳承八卦掌武術、爪哇皮影戲、懸絲偶與傳統舞蹈,傳承文化並拓展師生視野。

1013029藝師藝有.jpg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美學創思力」為擘劃教育政策藍圖五大方向之一,「藝師藝有」計畫結合學校,透過長期教學、短期活動及在地文資傳承專題學習等方案,邀請藝師前進校園,透過藝師揉合示演於課程體驗,增進學子體察美感生活經驗,融合在地藝術文化資產。

1013030藝師藝有.jpg

  林國斌校長表示,中山國中舞蹈班聘請藝師傳承八卦掌武術,藝師是該校第一屆舞蹈班畢業生,經由講述、模仿、實作並加入即興創作元素,將罕見八卦掌傳統拳法與套路以科學化兼藝術性的課程傳授學子,加入傳統道具-拂塵,創作成舞蹈作品,並藉由展演,呈現武術結合舞蹈的魅力。

  陳威介校長表示,崇明國中國樂班聘請偶戲教師傳承爪哇皮影戲,透過製偶、爪哇皮影戲操作及聲音訓練,重新詮釋台南在地的神話傳說《南鯤鯓五府與萬善囝仔公》,藉由皮偶與光影的變化、三戲台的呈現,佐以國樂伴奏及傳統歌仔戲唱腔,結合美術、音樂、舞蹈元素,進行跨領域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