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042客家技藝傳承.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為扎根客家傳統技藝教育推廣,並鼓勵孩子展現多年客家獅陣訓練成果,市府客家事務委員會18日永康大灣國小舉辦客家獅展演活動。現有仁德、大灣、新東、文和實小及仁德國中等5校計175名學童參與客家獅傳習計畫,客委會希望透過學校的推廣教育,與孩子們的創造力及默契,讓客家獅得以舞出新生命,激盪出傳統思維下的創新面貌。

    大灣國小陳建銘校長表示,客家舞獅是客家人傳統節慶中必備的表演,不僅帶來吉祥、發財的賀意,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資產,大灣國小的孩子們透過參與客家獅隊,親身體驗客家獅的操作與技巧,多年來學生的客家獅演出均榮獲中小學傳統藝術比賽佳績,亦藉此增進學生對多元族群文化的理解及認識,並瞭解其中的異同,進而達到相互尊重的目的。

0518043客家技藝傳承.jpg

南市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表示,在傳統舞獅技藝中,客家獅是較為獨特罕見的獅藝,客家人所舞的客家正宗開口獅,獅頭略成正方體,獅口成方型,額頭上有「王」之字號,代表舞藝絕倫的萬獸之王;獅面為青色,稱為青獅,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意涵。

    古秀妃說,客家獅隊係由三種吉祥物—大獅、財神(俗稱大面)、吉祥猴(俗稱小面)和鑼、鼓、鈸等文場樂器共同組成,並以舞步與鼓聲相稱,強調人獅合一、馬步穩健,動作細膩且活潑,極具戲劇化特色,堪稱是音樂、舞蹈、武術、戲劇合一的藝術,充分展現客家獅團結合作的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之寶 的頭像
    黃之寶

    新南瀛部落格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