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036後壁圖書館.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後壁區圖書館訂於民國105年7月~9月期間,針對一般民眾、新住民舉辦多場越南文化講座,歡迎參加。

   公所表示,後壁區有大陸、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等多國外籍配偶,除大陸港澳配偶外,其餘最大宗的為近兩百名越南籍配偶,而新台灣之子早已開枝散葉,依據臺南市政府統計,後壁區轄區各小學新住民之子的比率超過23%。

   本系列課程除了讓轄區居民認識越南文化,瞭解新住民遭遇的生活適應、文化差異外,更針對新住民自身族群舉辦分享講座。後壁圖書館邀請在地新住民,也就是後壁區仕安里的媳婦童氏容提供自身經驗,針對新住民如何在面臨文化衝擊、語言不通下,在心理的調適、學習新知的管道等,提供她進一步的經驗分享。

   來自北越的童氏容,笑容可掬地談起這15年來的心路歷程,但她形容自己現在的笑容,是花了近10年才找到的。剛到台灣時,童氏容對台灣的文字與語言,看不懂也聽不懂,更不敢與鄰居交談,每天都躲在家裡作著15小時的家庭代工,她說那時的自己是個有眼睛的瞎子,有嘴巴的啞巴。一周以後她就受不了,要求上課,學習中文、電腦等課程,但之後丈夫病重臥床,她只好停止課業,負擔起家庭經濟重擔。

   但她努力不懈、奮發學習,3年前她自薦到移民署臺南市第二服務站擔任通譯人員,協助新住民姊妹,更擔任仕安社區及後壁衛生所的志工、新東國小講師、社區大學講師等,一路走來,找回了自己。氏容更表示她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優秀的老師,如今她的夢想,竟可以在臺灣來完成。她藉著自己的經驗來勉勵所有的新住民朋友。

  後壁區公所指出,隨著新移民在台定居時間增長,許多新移民逐漸從受助者轉為助人者,其子女跟著媽媽學習母語,因著媽媽的母國、媽媽的語言,讓他們更有地緣和親緣,在東協的未來發展,提早站穩步伐,更有發展的潛能。 而後壁圖書館更搭配這一系列講座,展出東協各國書籍,提供多元文化知識的管道,歡迎新住民朋友多多借閱,相關講座訊息亦可洽06-6872284林小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