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011農業創新創業競賽.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為提升台灣農業產業競爭力,加速農業創新與改革,勞動部雲嘉南分署與雲林科技大學共同舉辦「105年全國智慧農業創新創業競賽」,經過2個多月的徵件,10日公布入選名單,共有32支隊伍入圍角逐冠軍,並在雲科大競賽會場對外展示其農業創新理念,不少隊伍提案兼具創意與實用性,獲得好評,預計10月1日競賽決選結果出爐,冠軍可獲得10萬元獎金。
   
  另10日現場也舉辦「全國智慧農業論壇」,邀請來自全國的產官學界代表齊聚進行對話分享,並就「智慧農業新趨勢」與「智慧農業新應用」兩議題,提出發展願景及如何邁向永續農業、雲端管理、智慧農場等新農業方向,提供在場的100多位入選參賽者及與會人士參考。包括雲嘉南分署長柯呈枋、農委會副主委翁章梁、雲林縣副縣長張皇珍與雲科大副校長楊能舒等人都出席這項活動。此外,主辦單位當天也透過「農業創業實作訓練營」課程,讓入圍的參賽隊伍能深入了解農創商業模式、農業市場分析與農創財務分析等現況趨勢,讓參賽者能有一圓智慧農業創業的夢想。

  雲嘉南分署長柯呈枋指出,此次舉辦智慧農業競賽與論壇營隊活動,希望能提供青年回鄉的創業分享平台,尤其雲嘉南地區向來是農業重鎮,農業人才短缺,未來將提供創業就業相關的各項服務與資源鏈結,幫助在地青年實現創業夢想。柯呈枋還說,分署今年配合農業4.0政策,推出神農計畫,於雲嘉南區開辦「青年雲端農業創業班」、「小農文化果菜籃班」、「健康農業與安全創意加工班」、「有機農場管理與驗證實務班」及「休閒農業經營訓練專班」等5項課程,導入最新的農業創業及營運模式,協助對新農業有興趣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
   
  農委會副主委翁章梁說,台灣農民平均年齡65歲,55歲到65歲的農民也有11萬人,農民普遍高齡化,農委會未來將積極透過各項合作計劃,希望引進更多青年投入農業行列;雲林縣副縣長張皇珍也說,根據主計處統計資料,雲林縣農業年產值達720億,佔全國產值15.4%,已是全國第一,在產量提升後,就應思考朝科技、智慧、安心與創新四大面向發展,而神農人才計畫不僅能帶來農業新思維,還能學習食安、行銷等各方面技術,期許每年都能有這樣的合作模式,帶動雲嘉南整體農業的質與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