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006王保原藝師.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南市人間國寶王保原藝師,繼獲頒卓越市民之榮銜後,再獲文化部頒予「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市府文資處表示,王保原藝師這次獲國家文化資產管存獎,見證南市推動文化資產保存的努力,期盼王保原藝師繼續指導後輩,使剪黏技法得以永續傳承。

 文化部為鼓勵個人、團體、機關或企業積極參與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獎勵卓越之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或對文化資產保存之推動具有傑出貢獻者,特設置「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該獎分「保存維護類」、「保存貢獻類」、「保存傳承類」及「特別貢獻類」四類。王保原藝師這次獲頒保存傳承類獎項,為南市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王保原藝師技術傳襲自父親王石發,屬潮汕剪黏師傅何金龍直系傳人。保原師技藝精湛,作品構圖佈局具空間層次,人物動作、表情栩栩如生,其中又以將玻璃剪成細小之「甲毛」、「摃槌」等技法最令人驚嘆,成為當今剪黏藝術的傑作。保原師作品遍及台南各大廟宇,如中西區之西羅殿、白河區福安宮及佳里區金唐殿等。

 文資處表示,台南市廟宇數量眾多,可謂「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而剪黏工藝常見於廟宇屋頂、三川殿及正殿水車堵,在文資保存逐年受重視的趨勢下,剪黏技法在南市發展,可謂天時、地利、人合,三者皆備。未來將更戮力協助剪黏技法傳承,也期盼王保原藝師繼續指導後輩,使剪黏技法得以永續傳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