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001宜居城市成果.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南縣市合併後,因應全市空間結構轉變,都發局秉持「土地通檢活化、城鄉均衡共榮」方針,透過全市通盤檢討、都設審議、公辦都市更新及地景改造工程等方式盤點各區差異,依在地特性啟動城市發展動能,都發局長莊德樑8日在市政會議進行簡報,說明將台南打造成為宜居、 移居城市的具體成果。

   莊德樑指出,都發局積極落實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從一百年至今,總計辦理二八六件都計變更案,透過整體開發,增加約五七三點七公頃可發展用地,並無償取得公共設施用地一八六點七公頃,以每坪十萬元估計,約節省五六五億元土地徵收費用,減少財政支出。

   在都市設計方面,都發局將空地空屋管理法制化,自一0一年起實施《台南市空地空屋自治條例》,透過綠美化與開闢停車場、運動場等方式,總計整理九七五處、面積一四七公頃閒置空地,增加土地使用效益;此外八年來共辦理九四六件都設審議案件,增加約六四六公頃綠覆面積及三二八公頃之透水面積,提升都市環境品質。

   莊德樑表示,為重塑地方活力,都發局與國防部合作,檢討營眷改土地,第一階段無償取得公設及遺址面積約二十三點九七公頃、價值約二十一億土地,第二階段辦理中的營眷改更新案包括平實營區、精忠二村、二空新村、安平古堡段土地等,皆已進入招商或招商籌備階段,透過都市更新無償取得公共設施七六五公頃,並提供二萬六三一坪公益性設施,帶動區域發展。

   另在城鎮風貌建設,已完成二十五件規劃設計、一一一件改善工程,總經費合計八億三千萬元,其中「新營鹽水雙星拱月整體規劃」列為前瞻計畫,將投入三點六億經費,與府城安平一南一北達到城鄉均衡發展。在社區創意營造,透過台南築角、社區綠培力、好望角等計畫,合計完成四0一件,總經費一點二億,改善社區街角生活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之寶 的頭像
    黃之寶

    新南瀛部落格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