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027月津港景觀.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橫跨鹽水公18月津港水岸公園的輸水渡槽,為早期由農田水利會所設置之灌溉供水支線,常年使用的槽體及周邊設施早已老舊,以往為安全起見,前後設立柵欄禁止民眾通行。市府都市發展局指出在配合提昇月津港景觀並維持既有功能的考量下,將其設計改造成可供行人通行又兼顧渡槽機能的景觀橋,即將於近期動工,長度約27.7公尺,預計在109年啟用,屆時民眾就能走上渡槽橋欣賞環埤水岸風光。

市府都發局表示,工程屬於城鎮之心-雙星拱月之一部分,渡槽橋位於月津港水域會合處,這座橋在規劃設計巧妙融合周邊環境景觀元素,並與鄰近老樹、三合院搭配又不致突兀。槽體採鋼桁架造型,在結構上平衡了主樑兩側的步行空間與通水渡槽,突顯行人與水渠之間的視覺關係;此外,新渡槽維持舊有高程,不致影響現有供水斷面,並採不落墩方式,線型低調協調,在河道整體防洪上將更為有利。

0808028月津港渡槽橋_將形成新亮.jpg

水利圳溝對嘉南平原的農田灌溉貢獻良多,替大臺南地區農作物維繫長遠穩定供水的水利設施更是地方特點,因此結合步行與通水功能的槽橋正是揉合地方特色之作。鹽水獨特的月津港燈會已奠定全新的品牌,參觀人次屢創新高,渡槽橋完工後,將能成為新亮點,可帶動可觀造訪人次與經濟滾動效益。市府都發局再指出經由本工程將渡槽橋與月津港公園步道動線串聯,除可形成長達1.5公里之環繞水岸散步道,亦可在橋面上眺望,月津港之美盡收眼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