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地圖將真實世界的空間畫面轉譯成圖像,承載著時空資訊、人文軌跡,成為一時一地的縮影。古地圖記錄著一個特定地區於特定時期的歷史樣貌;藉由古地圖,吾人能更瞭解區域的發展與變遷。文資處即將發表的《臺南四百年古地圖集》,便是將臺南相關古地圖的蒐集研究成果,具體展現於國人面前。
《臺南四百年古地圖集》蒐羅從荷西時期開始至20世紀初期具特殊意義的臺南地圖,這些地圖分散在世界各地內容豐富極具代表性,諸多獨特、精緻的典藏美不勝收,無異於藝術品,值得人們細細品味。例如選印在地圖集導讀冊內頁的17世紀〈大灣(島)圖〉,畫風有如同當時荷蘭地區所盛行的風景畫,對於海岸、天際與城鎮的景象有細膩描繪,也紀錄了當時的熱蘭遮城與周邊聚落。此外,書中收錄的18世紀〈臺灣地理圖繪〉與〈臺灣府城圖繪〉,則是分別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西雅圖藝術博物館的珍貴藏品。
在這些為數眾多的精采地圖中,有14張是首度公開,具有相當獨特的價值。如〈安平圖〉為目前僅見的晚清時期安平細部地圖,呈現開港後安平聚落空間與外國商行、領事館等建築座落狀況;〈臺南府附近迅速測圖〉則為目前僅見由臺灣總督府製圖部出產的臺南附近一帶迅速測圖,呈現20世紀前後,府城至歸仁一帶之交通、地景、聚落分佈細部狀況;〈地番入臺南市地圖〉更不同於其它已面世的臺南市地圖,該圖置入部分門牌資訊,增加其功能性,其圖中的空間訊息,更可與其他現有的臺南市地圖搭配,對比街區今昔概況。
文資處表示,《臺南四百年古地圖集》的出版,源於2013年所執行的「臺南古地圖徵集、調查與研究計畫」,該計畫盤點現存關於描繪臺南地區的各類型地圖資源。為能讓市民及國人更清楚認識臺南,文化局與南天書局合作,進一步規劃出版這冊《臺南四百年古地圖集》,以先前的調查成果為基礎,精心挑選出特殊、具歷史文化意義的地圖共165張。這些地圖或藏於荷蘭、西班牙、日本、美國及國內各大館藏單位,或為私人所藏,不論是類型或主題,兼具多元豐富,可全面且完整的呈現臺南地區近四百年來的演變。如仔細探索,透過不同的地圖繪製方式、圖像表達以及地圖主題內容,讀者將更可窺探出臺南在臺灣史、甚至是東亞及世界史脈絡下時空環境的遞嬗。
臺南地區有深厚且豐富的文史能量,透過歷年的調查、蒐錄,不僅議題多元且成果豐碩,從熱蘭遮城日誌、大臺南文化研究叢書、文化資產叢書或相關之古文書、老照片等專書,每每呈現出這座城市的豐厚底蘊。《臺南四百年古地圖集》的出版,可供學界從更多角度、觀點來探索臺南所涵蘊的歷史與文化視景,開啟臺南研究的新風貌,進而使臺南的文史研究更為完備。關注文史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市民朋友敬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