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025%E5%AE%98%E7%94%B0%E9%A3%9F%E8%BE%B2%E6%95%99%E8%82%B2.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官田區公所積極研究菱殼炭化找新的契機,6日在官田國中實施的「校園可食地景暨炭化菱殼實驗」計畫,結合不同身分的住民一起協作,讓參與者一方面可以透過實作獲取新知,體會分工協作的好處;也可以讓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官田找到新的產業發展契機。
 
 活動會場一共規劃三大區域: 「花海綠肥區」,「可食地景實驗區」,及「菱殼炭化示範區」。2個小時的農作體驗課程,由曾旭正副市長一席推動食農教育的分享揭開活動的序幕,透過官田國小林保良校長實際示範灑種子的作法後,官田五所國中小的學童即就定位在「綠肥區」灑下希望的種子。

  隨後,以分區進行的方式,觀摩「菱殼炭化的示範」及進行「可食地景DIY」兩項實作學習活動。「菱殼炭化」區,透過顏能通區長詳盡的解說,及區公所人員賣力的示範,引發參與的師生對於菱殼炭化的興趣。「可食地景區」由具豐富農作經驗的發展協會理事長解說,雖然頂著大太陽,學童們也興致高昂地完成剷土、鋪土、混合土及炭化的菱殼的步驟,隨後細心地灑下手中的種子並澆水,在汗水中打造獨一無二的「心福田」。

  曾旭正表示,可食地景的規劃是食農教育的一環,在市府、區公所、農會及社區的支持下,官田區以國中及國小?手合作的方式,邁開第一步。今日500人攜手在官田國中種下希望的種子,可說是「四生食農教育」在官田扎根的開始。日後需要藉由更多大手及小手持續的實作,替官田國中注入活力,朝願景目標踏實地邁進;也透由結合公部門、社區,及學校協作的「社區營造」模式活絡農村社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