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019義肢跨助越童.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自己的義肢自己做!」TGH台灣神手開源義肢自2016年成立,試圖以3D列印技術打造價格合理的義肢,改善需求者無法承擔昂貴義肢的問題。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緣,一位越南的慈善企業家找到TGH台灣神手,藉由台越兩國 FabLab(自造實驗工坊)國際網絡的串連,開啟了一場跨國合作,為一位因骨癌截肢失去左手的十二歲越南孩童量身打造一套機械義肢。

「這是非常大的挑戰,經過不斷反覆修改,耗時超過半年以上!」TGH創辦人Scott?。本次跨國合作由越南TTT集團的「癌症兒童慈善計畫」以及臺南數位文創園區-胖地「公民科技計畫」贊助,經由 FabLab Taipei 介紹 FabLab Saigon (位於越南胡志明市) 作為對接,並導入工業設計元素由工業設計師曾群貿設計義肢手造型,TGH透過 FabLab Saigon 所提供的3D掃描檔案進行機構設計。因為孩子無法承重,原本已製作好的電動機械義肢手需變更設計為僅有三百公克重的線控義肢手。另外考量小朋友比較好動,外殼採用PLA、手指使用軟料製作,提高義肢耐用度。

1206020義肢跨助越童.jpg

歷時八個月,經過兩方反覆溝通、更改設計,孩子終於可以穿戴義肢,憑自己的力量抓起水瓶。「此時計畫沒有結束,才是真正的開始。」Scott?,「孩子長大會頻繁更換義肢,我們擁有的技術就應該開源,並持續交流,讓需求者也有自製能力,並造福更多人。」TGH將設計資料全部開源,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給越南團隊,他們想做的,是讓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遍地開花。

由台南市政府、泛科知識合作的台南數位文創園區-「提供各種軟性的協助、諮詢,甚至是最難能可貴的人脈,他們都願意不藏私分享,很難有其它單位可以取代。」Scott指出在胖地的每個人都相當珍貴,尤其是胖地經營Fablab Tainan社群,他們「共享、共有、共好、共榮」的精神,讓TGH可以不斷吸收新知,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像是越南孩童的跨國義肢計畫,胖地就是大力協助的幕後推手,沒有資金與人脈相助,此次計劃就難以完成。

對於開源義肢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在12月8日(六)前參觀《臺南數位文創園區-胖地 五週年成果展》的「你今天公民科技了嗎?」展區。更多有關臺南數位文創園區相關資訊可自園區官網:https://www.tdcp.org.tw,或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unPlace/,即可獲得最新消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