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022過火儀式研究.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光亮、熱度,「火」有種神奇的力量,讓人相信它具有生命力。人類使用火的紀錄最早可以追溯至150萬年前甚至更早,人們對火焰的崇拜,則從遙遠的古希臘便已開始,在世界各地、各時期的人們不約而同地將火焰視為一種能夠祛除穢氣、淨化空間的自然力量。

    在臺灣的民俗文化中,「過火」是一種時常可以見到的潔淨儀式,無論是新居落成、廟會慶典,或者是婚喪喜慶等各種活動,都可以見到過火的環節。顧名思義,「過火」便是自火上通過,從小盆的爐火、到以「法於廣庭中,滿置薪炭,引火燃之,成為火埕,擬似崑崙火山」為稱的「過山火」等。

  臺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吳明勳先生在《臺南過火儀式研究》中就透過田野調查,將過火儀式分類為「過柴火」、「過洪爐火」、「過金紙火」、「過火城」、「過油鼎火」、「過香爐火」以及「過燈燭火」共7種型態。在民間信仰中,過火的對象包含人類、神像以及各種器物,例如到廟裡祭拜時,時常可以見到有民眾以隨身物品或香火袋在香爐上旋繞幾圈,希望藉由「過香爐火」獲得神力加持。

    在民俗信仰的觀點中,每個人出生都有相應的「生辰八字」,其中也伴隨著孩童在長大成人時所要經歷的種種關卡;為了能順利「過關」,自然會有各種相應的儀式。從主祀葉、朱、李三府千歲的喜樹萬皇宮到北區著名的頂大道興濟宮,又從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到「王爺埔」的池王府,臺南各地宮廟都架設有「七星平安橋」,橋下擺放的7座爐火象徵著天上的北斗七星,人們相信通過七星平安橋可以潔淨身心、消災解厄,因此每逢新年期間總是有許多民眾手持「替身」,虔誠參與。而在麻豆社子天后宮,甚至還有一座可以承載3.5噸的平安橋,就連車子也能過橋保平安!

    「過火」儀典型態眾多,其目的大抵都是為了借助熊熊烈火的威勢,消災除厄、驅逐疾病與穢氣,即便是在現今科學抗疫的時代,即使只做為冽寒中的暖光,也仍有撫慰人心的效果。從儀式到科學原理,《臺南過火儀式研究》羅列出臺南各地有名的儀式,提供有興趣的讀者深入了解。

    「大臺南文化叢書」第七輯以「臺南生命禮俗專輯」為主題,結合每個地區不同的文化特色與歷史背景,深入調查多樣的信仰儀式及背景意涵,希望能讓人們了解臺南多元的宗教文化,理解不同時代背景下孕育的人生哲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