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025包一粒台南粽.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隨著端午節的到來,以南部粽為首的臺南,坊間、巷口處處聞得到粽葉飄香,今年適逢臺南400文化局特地輔助、老店「海龍肉粽」在神農街的海龍肉粽故事館,在端午節開館一週年的日子,舉辦「包一粒台南ê粽」粽子實作體驗,讓市民朋友與遊客在端午佳節包一粒自己的粽子,從手作體驗到品嚐,並藉由一顆「臺南粽」深度了解臺南粽子的原料、歷史、與社會變遷。

海龍肉粽故事館由85年老店「海龍肉粽」的第二代所成立。海龍肉粽最初的店面是在民權與海安路口,生意之外,一家七口都擠在神農街兩坪大的房間起居,生活辛苦。兩年前,眾子女為了紀念雙親辛海龍、陳玉販售肉粽拉拔長大的辛勞,集資整修神農街64號的起家厝,開設「海龍肉粽故事館」,用展覽呈現海龍肉粽的歷史。

0608024包一粒台南粽.jpg

這次開館一週年的慶祝活動,由第二代辛美英老師親自教學,帶領民眾包「一口粽」與「八寶粽」。一口粽僅女生手掌大小,吃巧不吃飽,可以淺嚐米香,是因應臺南觀光旅遊而開發出的品項;八寶粽內含栗子、干貝、魷魚、櫻花蝦、大塊滷肉、香菇、鹹蛋黃、肉燥,餡料不只八種,讓粽子不只填飽胃腸的一餐,也能有精緻與飽足感。

0608026包一粒台南粽.jpg

這次參與的民眾多為親子檔,許多人都是包粽初體驗,辛美英老師從食材的採買講起:香菇來自台中新社、豬肉購自水仙宮市場、月桃葉向新化、玉井、甲仙一帶的山產店購買,米和花生則來自80年老店「泉元糖行」。而包粽子的手勢也有訣竅,填入糯米後,必須預留中央的空間裝填餡料,最後再補上糯米,讓餡料能集中。每包好一面,都要仔細按出摺痕,並且一邊修剪粽葉,如此包出來的粽型才會立體。繁複的手續讓參與者驚呼連連,從包粽親身體驗臺南小吃的不簡單。

今日的活動報名踴躍、名額秒殺,反應熱烈。本次的包粽活動只是開端,未來海龍肉粽故事館也將推出更多親子活動,將包粽的記憶、粽子的口味繼續傳遞下去。更多海龍肉粽故事館的活動,可以至「海龍肉粽故事館」臉書查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