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006水稻.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針對嘉南地區搶割一期作稻穀價格下跌、影響農友收益一事,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嘉南地區一期稻作尚未正式進入盛收期,近來受到多雨天候影響,部分農友擔心受災急著開始採收,但搶割之稻穀普遍尚未成熟含水率偏高,影響稻米市場,且含水率偏高使烘乾時間延長,不利整體烘乾作業運作,呼籲農友不要恐慌性搶割,應待成熟再割稻採收,以維護收益。

 南區分署副分署長黃怡仁表示,為因應今年一期作公糧濕穀經收作業,經收前已輔導各公糧業者建立協力烘乾調運機制,且嘉南地區烘乾量能足夠收穫稻穀烘乾,亦設有收穫機清冊資料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就地迅速調度使用,必要時也會啟動跨縣市調運收儲。日前天候因素農友搶收稻穀,該分署即於公糧業者烘乾能量無法因應時,將濕穀調運至外地未收穫或已結束收穫地區進行乾燥,以加速公糧濕穀收購作業,目前仍持續辦理中。

黃怡仁表示,農糧署南區分署說明,目前搶割情形較多區域所種植之品種,成熟度不足情形下,並不會因為短暫日數的下雨即發生發芽狀況,因此部分農友擔心稻穀因雨發芽,在尚未成熟時即搶割是過度擔憂,而搶割的結果則是導致稻穀含水率高且多為未熟粒(青粒米),不符公糧收購標準。為協助已收割之農友,農糧署亦將積極協調民間業者協助處理,惟仍籲請農友不要搶割未熟稻穀。

黃怡仁表示,未成熟的稻穀如果搶割,因未熟粒含量偏高,稻穀品質低落,且會衍生烘乾效能降低,增加油料支出,浪費能源,間接衝擊農友收益,並影響糧商收購意願,在繳交公糧濕稻穀時,也可能發生重量不足及品質未達規定情形,影響農友收益,因此,再次呼籲農友在稻作收穫適期再行收割,不但米粒飽滿,容重量增加,賣相自然提升,農友可賣到更好價錢,獲益更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