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020文化幣.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文化部自2023年6月起推動文化幣政策,扎根培育藝文青年人口;臺南市便透過各項文化政策與藝文工具接軌。從獨立書店購書、參與音樂及劇場演出到藝文場館節慶活動等,全臺南共324個藝文消費點,全方位瞄準青年族群目標,去年迄今已創造1億4,387餘萬文化幣消費額,使藝文活動真正成為臺南在地青年朋友日常生活的一環。

臺南市文化局指出,據文化部統計,2023年臺南市文化幣領取率逾八成,其中使用文化幣消費的類別,以「書店及出版業」佔比37.31%為最高,其次為「文創工藝類」的20.63%,其他類別則依序為「流行音樂」14.32%、「電影院」11.43%、「文資保存與社區營造場域類」5.98%,「表演藝術」5.65%和「博物館類」3.69%。呈現臺南市青年藝文人口以「書店及出版業」消費的態樣為大宗。

0612032文化幣.jpg

另根據文化部統計,文化幣自去年推動以來,「表演藝術及文化體驗」在文化幣的使用占比,從藝FUN券時代的8%躍升至18%,成長10%的數據表現,顯示拓展青年藝文人口實有成效,尤其在文化工作普遍受疫情影響的艱困期間,更凸顯中央與地方共同推動文化幣政策向下扎根青年藝文消費人口的核心目標。如臺南市從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初,配合規劃93場節目演出及青年席次專場演出,計5,939青年席次,青年上座比例即達到43%。

今年估計臺南市16-22歲符合領取資格人數約11.4萬人,將可為本市帶來1.36億的文化商機。文化部未來更預計調整文化幣發放年齡,由16歲下修至13歲,進一步埋下文化扎根的種子。臺南市除現有324個文化幣藝文消費點外,文化局今年度也透過在「2024臺南藝術節」中規劃14檔適合青少年觀賞的劇場節目、下半年各式藝文節目共12,064個青年席次,讓青少年走近演藝廳能有更多樣的選擇,此外目前也正結合臺南數量龐大的古蹟景點與各博物館,希望從入場票券開始適用,真正培育在地青少年藝文消費人口,並鋪奠成為臺灣文化公民之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