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005安定雜糧.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農糧署南區分署為協助推動國產大豆等雜糧產業,輔導各級農會與農民契作,14日在安定區農會舉辦「大豆系列產品」發表會,展示農民種植雜糧替代進口雜糧的成果,分署長姚志旺除了鼓勵農民轉作或利用休耕田種植雜糧,並呼籲消費者選購國產優質雜糧農產品。

姚志旺指出,農委會為提高糧食自給率,推動小地主大專業農及活化休耕地,輔導農民契作國產雜糧,去年國內大豆種植面積已超過二千公頃,為協助推動國產大豆等雜糧產業,該分署輔導農會與農民契作,包含嘉義縣朴子市農會有機大豆、台南市下營區農會黑豆蔭油、高雄市美濃區農會生鮮紅豆與大豆、及屏東縣滿州鄉農會原生種黑豆加工品,皆獲得消費者熱烈好評。

1214006安定雜糧.jpg

姚志旺表示,安定區農會產品多元,除原契作國產胡麻所製成胡麻油、胡麻清油及胡麻粉等產品外,今年更與當地農民契作黃豆、黑豆、紅豆、綠豆,並以「豆豆農」品牌進行銷售,提供消費者優質國產雜糧新選擇,也可學習如何以國產雜糧作為食材製作安全營養的料理。

農會總幹事王寶民表示,國產雜糧與進口不成比例,只佔一%左右,在政府重視下,很有發展的空間,以往農民會種不會賣,又被商人砍價,沒有組織進行推廣就沒有了,現在由農會和農民合作,農會收購後進行農藥檢驗等把關,再以「豆豆農」品牌行銷,消費者買得安心,農民也更願意種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