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028社區照護優化醫療團隊.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小莉(化名)研究所畢業一年多,近2、3個月來睡眠時間短,情緒起伏大,與親友鄰里因小事衝突不斷,腦中有好多想法想完成,想到什麼就去做,嚷嚷著要創業開公司,過沒多久又突然說要去國外工作;同住家人開始覺得不堪其擾,提議陪她去看醫師,小莉生氣說自己沒有生病為什麼要去看醫生,因此跟家人出現更嚴重的言語及肢體衝突;另一方面,為證明自己沒生病,一上網搜尋發現滿滿的都是精神病人負面訊息,嚇得她關掉網頁不敢再看,更覺得自己不需要就醫。

所幸小莉家人透過與轄區衛生所人員聯繫,經由公衛護理師評估後轉介衛生局的「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由專業的醫療團隊,有醫師及護理師進行家訪評估及衛教,服務一段時間關係建立後,小莉慢慢可以接受自己好像有些地方跟一般人不一樣,經醫療團隊勸導後開始服用藥物接受治療,現在可以好好睡覺、情緒穩定許多,跟家人相處衝突減少,近期開始工作,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在社區中有許多像小莉這樣的民眾,因接收到不正確、汙名化的精神疾病相關資訊,延誤適當的就醫時機,有些更為弱勢的民眾因無其他可協助的資源,往往在發生重大的事件後才被檢討;所以,當在社區中發現疑似精神病人時,可積極與轄區衛生所或衛生局進行相關聯繫,及早協助個案連結上精神醫療資源,以利穩定病情。

南市衛生局積極宣導精神疾病去汙名化,鼓勵媒體朋友遵守精神疾病「六要」與「四不要」原則,「六要」係指六項應該遵守的準則,包括:1.要與當事人或精神醫療專家密切討論。2.要慎選資訊來源,報導與事實相符的資訊。3.要刊登於內頁而非頭版。4.要兼顧客觀及平衡性之報導。5.要尊重當事人與家屬的隱私權。6.要提供精神衛生相關之服務專線、社區資源或衛生教育;「四不要」係指四項應該避免的報導方式,包括:1.不要以戲劇化或聳動化方式呈現報導內容,只聚焦當次事件報導。2.不以暗示的口吻指稱當事人罹患精神疾病。3.不用歧視性或污名化之稱呼與描述精神病人。4.不要報導容易引人斷章取義或以偏概全的細節。

黃偉哲市長重視市民朋友的身心健康,衛生局提供42處免費心理諮商駐點服務,且為了方便服務上班族的市民朋友,亦提供晚間諮詢時段,藉由心理師的陪伴,讓心靈獲得撫慰及受苦問題能夠改善,請上班時間撥打衛生局預約電話06-3352982。另,衛生局陸續成立北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及鹽水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市民各項心理健康諮詢服務,希望藉由心理師等專業人員的陪伴能協助您渡過生活困境,請於上班時間撥打諮詢專線(06)7003627或(06)7003631,或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 https://health.tainan.gov.tw/ 心理健康促進,查詢相關資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的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