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001孔廟櫺星門出土遺構.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南孔子廟大成門前的榕樹因病枯死,其根部包覆磚造結構,經專家學者研判疑似為櫺星門遺留建築結構,為進一步釐清確認,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啟動「國定古蹟台南孔子廟大成門前疑似櫺星門遺構調查計畫」進行遺構調查,12日下午市府秘書長吳欣修、文化局長葉澤山等人特前往視察,關心出土遺構保存情形。

  文資處長林喬彬指出,疑似為櫺星門的遺構於今年十一月上旬開始調查,發掘完成後,陸續邀請等知名學者現勘協助判讀。經研判,遺構與泮池相對位置、對應大成門中軸與面寬關係,符合一七七七年蔣元樞《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台灣府學圖中櫺星門座落位置與平面尺度,因而判斷本遺構確為清代櫺星門之遺留。「櫺星門」為孔廟中軸第一進門廳的稱呼,「櫺星」乃指主導文運和功名的星宿。

  林喬彬表示,出土的櫺星門遺構,除原榕樹包覆住的地表殘牆外,殘牆的東西兩側尚有延伸之牆體基礎。檢視部份基礎石材上雕有雲朵花樣圖案,學者比對一七二0年《台灣縣志》文廟圖與一七五二年《重修台灣縣志》府學宮圖中的櫺星門後,推論此基礎所用石材,有可能是一七七七年以前的上代櫺星門舊有石材,於整建時原地再利用建成新一代櫺星門。

  文資處說,遺構中有諸多發現,可一窺孔子廟在清代建制的完整形式,在文化保存上具有重大意義。受委託的發掘團隊刻正整理出土遺物清冊、繪製斷面圖等,納入成果報告。學者建議作保留展示,吳秘書長也當場指示文資處積極研議相關保存展示做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