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019四草禽流感.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為強化禽流感預警機制,農委會委託北市野鳥學會例行性對全臺溼地的候鳥排遺進行檢測,南市四草溼地於今年入冬以來於鴨科候鳥排遺檢體中分離出H7N7及H5N3亞型兩株禽流感病毒,H7N7亞型病毒不具高病原性特徵,而H5N3亞型判定為低病原性禽流感,動保處李朝全處長立即啟動防疫消毒工作,並提醒從事戶外踏青活動的民眾勿直接接觸野外禽鳥或其排泄物,進行野外賞鳥及生態教育活動後,記得用肥皂勤洗手,若進行戶外活動後身體出現感冒症狀或發燒,應配戴口罩及立即就醫治療。

為防範溼地的禽流感病毒存在風險,確診後動保處立即啟動溼地採樣點周邊禽場訪視輔導,半徑3公里內僅有1場白肉雞場,白肉雞健康狀況良好,將擇期進行採樣送檢。同時,動保處亦加強溼地採樣點周邊養禽場的禽舍外及周邊公共道路消毒工作,並在每月對溼地採樣點半徑3公里內的禽場執行加強監測工作,持續監測3個月,確認均無病毒反應後,方可解除該溼地區域的監測措施。

動保處李朝全處長表示,民眾若於野外發現死亡禽鳥時,請民眾勿靠近、撿拾並通知本處人員處理。動保處除加強宣導養禽戶生物安全規範,養禽人員及動物運輸業者應持續落實人車門禁管制,人員、車輛、運輸載具、器具進出時需澈底清潔消毒,確實做好各項生物安全防疫措施,可有效降低疾病發生。
時序入冬,國際禽流感疫情肆虐,鄰近的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皆有H5N6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養禽業者應提高警覺及落實禽舍生物安全措施,早晚巡視禽舍內每個設施是否正常運作及觀察禽隻生理狀況,場內畜禽如有任何異常狀況,可立即向動物防疫保護處服務專線06-6323039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